首页 >> 炮灰集锦[综] >> 炮灰集锦[综]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小地主的科举之路 我以为我是路人甲[穿书] 帝君,您走错蜗壳了 [梁祝]反派是个小哭包 可怜为师死得早 媚色可餐(穿书) 迷途 病弱长公主 猎人同人之回家 今天也在努力求生[西幻] 
炮灰集锦[综] 非摩安 -  炮灰集锦[综]全文阅读 -  炮灰集锦[综]txt下载 -  炮灰集锦[综]最新章节

探春远嫁(1)(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 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此番言语正契合贾探春,又或者说这本就是为贾探春所做的红楼梦曲。

眼下的情形是南安郡王在边疆打了个败仗,朝廷不欲和敌国多有纠葛, 就选择了封建王朝多常有的议和方式,即和亲。

而通常情况下呢, 用来和亲的女子多为公主或是皇家郡主, 只是此次天子多不满打了败仗的南安郡王,便欲从他家挑选个女儿来,封为郡主去和敌国诃陵国和亲。

偏南安太妃心疼自己的姑娘, 便想出了个李代桃僵之计。

她寻了荣国公贾家的女儿贾探春,和她做了干亲, 由她代替南安郡王府中的金枝玉叶, 远嫁到诃陵国。

贾探春挥泪惜别已日薄西山的贾家,从金陵出发去三千里远的诃陵国。

长路漫漫, 昏昏然不知今朝是何夕。

而红颜多薄命, 何况她本就是警幻仙子所司薄命司中人,这般便在茫茫大海上魂归太虚幻境, 再睁眼时已然换了芯子。

林宁朝天翻了个白眼。

然后该干嘛干嘛。

对原身身份林宁并不陌生, 她也曾通读过《红楼梦》, 说实在的林宁还打算在地府等曹雪芹下来,然后叫他把后四十回补充完整,如果她能等来曹雪芹的话。

又在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并没有写到贾探春这朵玫瑰花的最终结局,不过书中多数都有暗示,因而林宁对如今贾探春正在远嫁的路上也并不那么意外。

说起来,林宁还是头回做新娘子呢。

等等,有一回她有代替被淫祭的一姑娘做了被祭祀的新娘来着,所以这也不是什么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说完这无关紧要的,林宁就开始像往常那般吸纳了原身的记忆。对贾家那边的情况,林黛玉已香消玉殒,贾家日薄西山等等,然而这和林宁眼下的处境关系不大,她也没有多大兴趣。

林宁更愿意知晓的是当下的大环境。

首先是时代。

本来《红楼梦》中朝代“无朝代可考”,说是架空的也不为过,然书中多处出现了古人名,其中很多人物如宋徽宗,唐伯虎,朱熹等,还有一系列文艺作品如《西游记》《西厢记》等,还有已出现了眼镜等很有年代性的发明,只能说是虚虚实实。

好在这既是以《红楼梦》为蓝本的平行世界,那么诸多信息都是要由世界规则补全的。

林宁从原身的记忆中得知所处朝代为梁朝,皇姓为徒,再根据原身的所见所闻,林宁大致判断出如今在十六世纪末。还可以看出世界大致进程,基本上并没有多少变化,这多少给了林宁实感。

再来说诃陵国。

诃陵国四面环水,“乌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近似于印度尼西亚。

又从金陵出发去往诃陵国,还会经过茜香国这个女子当政的国家,这让林宁更有种熟悉感。要知道在聊斋世界中,四方十二国中就有个叫袅丝国的女儿国,袅丝国再往西的印尼群岛,林宁不仅作为拾光时去过,便是在做宋玉致时就曾出海踏足过,对其了解即使不那么深刻,却也不会让林宁两眼一抹黑。

林宁想着撑起了额头,她头上还戴着凤冠,随着她的动作,串珠倾泻而下。林宁不太耐烦地将凤冠摘下来,伸手摩挲了下那有黄豆大小,光滑圆润的珍珠,“唔”了一声。

再怎么样,她也不会就此跳船跑了,可她也没有去履行和亲义务的意愿。

那留给她的选择就不多了呀。

因而在接下来的航程中,林宁精神奕奕起来,以叫人惊叹的速度融入了送亲和迎亲队伍中。短短几天内,不仅学会了诃陵国的本国语言,还大致知晓了诃陵国的政体,以及政权纷争,还有诃陵国的风俗民情也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迎亲使者一直没有回过味来,还以为中土来和亲的郡主认清了形势,不再顾影自怜,转而想入乡随俗。

可惜入乡随俗哪有那么容易的,再者谁不知道这次和亲的本质。这位郡主顶天了就是个吉祥物,若能得一二宠爱,自是能保她丰衣足食,继续做她的金枝玉叶,若是不能,那就只能在王宫中孤独终老了。

更或者年纪轻轻,就因背井离乡而水土不服,就那么香消玉殒。

总之是,可惜了。

使者这么在心中喟叹着,令他日后想起每每觉得“鼻青脸肿”。

林宁还不止蒙蔽了诃陵国使者,她还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蛊惑了送亲的将士,哪怕她现在就是个凡人,可她但凡想从手指缝中漏点什么来,也足够叫将士们受益匪浅,甚至于行程只是过半时,就有不少没那多牵挂的兵士愿意做她的亲兵,留在诃陵国成就一番光辉伟业了。

同时也叫林宁一路上除了本来行程困苦外,就没吃什么苦。

在途径南海沿子的港口时,林宁还见过几名海商,和他们相谈甚欢,临别时还得到了他们馈赠的书籍。其中就有一本讲述诃陵国的,还是从诃陵国买来的,这书记亦有字,是诃陵国字,其中多俚语。

再看书用纸张,纸张不如大梁朝,且字是手写的,再结合从诃陵国使者那儿知道的,林宁可以知道造纸术尽管已传到了诃陵国,但诃陵国在造纸工艺上的娴熟程度仍是不比大梁朝,更何况是活字印刷术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炮灰集锦[综]请大家收藏:(m.wenxue28.com)炮灰集锦[综]二八文学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世有辛夷花,折枝为君嫁 小地主的科举之路 我缺德多年[年代] 媚色可餐(穿书) 听说我是啃妻族[快穿] 天生赢家(快穿) 迷途 可怜为师死得早 我以为我是路人甲[穿书] 反派大佬破产后 本王在此 [梁祝]反派是个小哭包 小师妹每天都要喷火 翅膀之末 [快穿]拯救男配计划